欢迎访问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方网站!

江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江苏大学国际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挂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正文

高力(硕导)

编辑:袁卫家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11:32 访问次数:

高力(教授)


个人简介:教授,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访问,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第1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0件;主持科技部、人事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协等项目10担任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期刊副主编作为第1完成人获得科研奖励2。主要发展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疾病检测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并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作用机制。


联系邮件 gaoli@ujs.edu.cn


研究方向和内容

1高通量新型生物芯片的制备及应用

高通量的研究工具——生物芯片,又称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们起源于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该技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或其他样品分子(例如蛋白,因子或小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实现对样本高通量检测,应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图1 生物芯片


(2)高灵敏生物分子疾病标志物、环境中危害物等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高灵敏检测目标物有利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达到相关科学目的。基于微纳器件通过化学修饰连接生物分子,通过电学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生物分子高灵敏的检测,发展新型检测技术与方法,从而在医学、环境、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应用。

2 高灵敏检测重金属离子



(3)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研究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外界电信号或机械力作用下,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又称配体)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揭示生物分子互作网络及疾病发生机制。同时对体外蛋白质或细胞等表面的膜蛋白的功能进行研究,阐明相关作用机制

     图3  细胞分化




江苏大学 | 本站首页 | 管理员登录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电话:0511-88788933 邮编:212013 E-mail:skyxzb@ujs.edu.cn

您好,您是第 位访客